您的位置:首页>教育 >

​清代小京官靠“印结银”维持生计

2023-07-04 06:35:10    来源:星岛环球网

光绪七年,户部拟定了一个“取消印结银”的试行建议,并奏请慈禧太后批准。不料,此举引起了在京一众官员的反对,慈禧迫于舆论压力,不得不驳回户部的请求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很多人也许对“印结银”这一概念不甚明了,所谓的印结银就是买官者必须缴纳的一笔手续费。按当时的规定,凡以捐纳入仕者,第一步是要通过吏部的考核。

如果符合捐纳的规定,那么第二步就是要取得本籍官员的保结,通俗地说就是需要本籍在京官员为捐纳者出面担保。当然,保结是需要花费一笔不菲开支的,具体数额从几十两至于数百两不等。

捐纳之制始于康熙朝,当时因为三藩之乱户部银根吃紧,康熙皇帝不得不开源节流,通过卖官这一途径短时间内弥补财政困难。

康熙帝的这一举措本是为了应急,且对捐纳者设定了很高的门槛,规定必须要本籍官员担保方能实授官职。捐纳制度的实施,让那些十年寒窗的读书人尤感不满,科举出身的官员们也都持反对态度。所幸的是,康、雍、干三朝捐纳之例虽然未曾废除,但还是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。

乾隆以后,尤其是咸、同、光三朝,捐纳之风大盛,这种情况的出现,一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,致使国家财政崩溃,朝廷不得已才大肆卖官鬻爵;二是在京的官员们也因捐纳盛行而缓解了自身的经济压力。

在京各级官员对捐纳持肯定态度,其根源就在于一个“穷”字,清代素有“穷京官”的说法。清代京官穷确实是客观存在的,这与京官俸禄制度不无关系。清代京官的俸禄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做法,雍正朝以前,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,合法的俸禄并不高,甚至还不如明代。

京城米贵久居不易,对于广大的汉族官员来说,在京为官最大的压力就来自经济方面。绝大部分汉籍京官,在入仕后的数年乃至十余年间,都只能以借贷维持生计。

京官群体中三品以上大员自然不会为生计发愁,不过这部分人的数量极少,大多京官品级都是六七品,地方官孝敬轮不到他们,即便轮到了也是大员们手指缝中流出的散碎零头。

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,印结银便成了小京官们的救命稻草,咸、同之际,捐纳如同过江之鲫,队伍十分庞大,京官们每个月都能获得一笔十分可观的印结银。

看到这里,很多人就会发现一个问题,即印结银是如何分配的?为了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,京官们制定了一个规则,以江苏省为例,本省的印结银由江苏籍在京官员中之进士出身者轮流管理分配,每个月结算一次,按总数平均分配于各江苏籍在京官员。印结银的收入占了小京官的大头,以平均值计算,一个七品小京官,每年保底的收入在200两左右,比俸禄高了好几倍。印结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京官们的生计,所以当光绪七年户部提出废除印结银制度时,遭到了一众京官的反对,慈禧太后也没办法,因为朝廷没有能力给这些人加薪资,总不能让人吃不上饭吧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